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童年

曾有一個美好的回憶‧‧‧
在還沒有河堤的年代,景美溪的沿岸是農家種菜、種果樹的地方,曾經跟著阿嬤採「鼠麴草(即刺殼草)」,回家做草仔粿。
那時沒有珍珠拔樂,只有澀澀的土拔樂,但經過樹下時總會聞到拔樂樹的香味。阿嬤教我們這些孩子學會認得很多果樹,芒果、蓮霧、龍眼,那時都只有酸酸的土芒果和青澀的土蓮霧。

美好的回憶都在河邊、田邊發生‧‧‧

大約在我小學二或三年級時,舅舅帶著我們一群孩子,從渡船頭(雖然當時已經不能渡船了,仍稱那地為渡船頭)這邊,涉水到對岸去。那時的河水沒有泥沙淤積,對一個孩子來說,那是很深的河水。

好刺激的冒險活動!

渡河的過程,我們赤腳踏入溪水,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緊張又刺激,小小的一顆心是興奮又砰砰地跳著。有時因河水太深,而我們個頭太小,舅舅便把我們一個一個輪流抱著涉水到中途島(那時河還很寬,中間有沙洲), 再一個一個運到對岸。成功達陣之後,再一個一個回到這岸。

驚險的冒險之旅完成了,也讓我學習到信任的課題(相信舅舅一定會把我們安全帶回岸上)~~於是抓著拖鞋,歡喜快樂上岸!

或許因為童年有過這樣的體驗活動,造就了我內在有一種喜歡冒險的精神,特別喜歡去做些沒有做過的事。成年以後, 上帝帶領我透過短宣遊歷了一些地方,有時冒險,有時平順,每一次都有上帝保守的奇妙經歷。每一次我也彷彿回到童年時那種與保護者(以前是長輩,現在是上帝)一同完成一趟奇幻之旅的心情一般。
PS照片因為淹過水,留下了右邊的泛黃!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禮物



禮物
~~一個關乎生命成長的故事,而我是那位見證成長的人…

我們都喜歡收到禮物。送禮也是常有的事,難免要精挑細選,將最佳禮物給對方,愈是我們所愛的人,所送的禮物愈要格外花心思去選購或甚至親手作。如果有一天,一個很愛你的人要送一份禮物給你,並且對你說:「我要親手做這份禮物,但現在還是個未成品,而且在製作過程,你一定要和我一起做,才能完成並且得到這份禮物。」你若遇到這樣的事,不知道你會有什麼樣的回應呢?

上帝給我這份禮物時,我並不知道他是一份禮物,只是就這樣擺在我眼前、我身邊了。上帝花了七年的時間,在我不知不覺中,牽著我的手,做完了這份送給我的特別禮物,然後對我說:「這是我和你共同完成的作品(其實都是上帝出手的),因著你忠實地站在這個位置,而結出了一個美好的果子…(枝子只是安份地連在葡萄樹上罷了!我想。)

當禮物還不是禮物的時候,最初他問了很多"奇怪"的問題,是些讓人們覺得不太謙卑的問題。印象最深刻是,好像第一次來上課他就問到關於馬丁路德的某些事。我忘記自己是如何回答的,只記得下課後有姐妹跑來對我說:「這個人是怎麼了,來攪局的嗎?」我只以慣常的微笑來回應姐妹而不語。初來教會嘛,給些恩典,不要那麼介意,我心想著。

接著,他持續每週都來,不定時地發問。雖然他對教會還有很多疑慮,卻是相信「真有一位上帝」。忽然不久的某一天,他進了慕道班,後來就受洗了。原來,因著授課牧師的邀約他就順勢受洗了。此後,除了主日崇拜,他開始來小組、禱告會,每週至少三次從遙遠另一端的家到遙遠這一端的教會聚會,每次搭很久的車程而來。這樣維持了六年。他,還是經常發問,很認真地想要找出問題的答案,看起來似乎要想破頭了。我見他這樣,便對他說,你不要再想下去了,重點不在於你有沒有想通這些問題(屬上帝的事不是人用腦思考就可以得知全部的,我很想這樣跟他說)。在不斷發出問題的某一天他發現:原本發問的單純動機不再,問題問到後來似乎能讓自己得到某種肯定感。這人不錯,有自省的能力,我想。

雖然如此,他有一個優點,那就是順服。不知道他的哪位基督徒朋友從一開始就對他說過:「你要順服。」自此以後,他努力著。但上帝透過我給他的挑戰也不曾斷過的,不論是處理債務的態度與方式,或是他在人際關係上的模式,我常常出難題給他。然而,就算他一開始面有難色,心中也有很多OS,最後總還是會選擇順服上帝為他設立的屬靈權柄。順服可是基督徒不可或缺的好品格啊,我想。

曾經有三年的時間,他不曾間斷地來禱告會,從城市遙遠的另一端跑到這一端。但我見他每次憂憂愁愁地來,又憂憂愁愁地走,我挑戰他:「你到底為什麼還要來?如果憂憂愁愁是結果,你乾脆不要來了。」(啊,我這傳道人竟然叫人不要來聚會?!)但他還是來,或許是因為順服吧!不知怎麼的,有一天,我察覺到他不再憂愁了,面上多了點光彩。上帝改變他了,我想。

然後,我顧念他總是一個人,逢年節時盡量幫他安排年夜飯不落單;告誡他要認真地對待兩性關係;壞習慣要改;與人的關係要主動;又敏銳到他適合哪一個小組,為他重新安排(我真像個媽)…這一切的一切,不是每一次都在我有多屬靈的感動下做的。這應該是上帝自己做的,不是我能力所及的!我想。

有一段時間,我開始不斷地要求他要學習去關心人。這一次,他似乎是順服的。怎知,他發現了身旁有些聚會不穩的外教會異性基督徒很需要關懷,似乎很想有點作為。所幸他主動提及,身為輔導的我趕在他還沒有行動之前,耳提面命一番(兩性關係要謹慎啊!)。終於有一天,他開始認真起來。但,原因竟是為了讓自己每週多一個時段來親近上帝。也好啦,我想。

就在他開始去關心人的時候,我開始有更多的機會告訴他,如何看待一個人的生命問題以及如何去陪伴一個人。過去上帝教過我的,很自然地可以跟他分享。我觀察到他從破碎的生命中站起來了,臉上的笑容多了,也真確地花了不少心思在學習如何關心人,影響人的生命。他開始不一樣了,我想。

就這樣,七年過去了。他從嬰兒小Baby,長大進入小學了。看著他在台上向眾人見證他如何經歷上帝的愛,誠懇又真實。我,熱淚盈眶~~這就是上帝給我的禮物,我想。

上帝給我的禮物完成了就在我不知不覺中,上帝拉著我的手,和祂的手一起做成了這份禮物,送給了我。這禮物就是:我見證了一個生命的成長過程,以及一個門徒塑造的過程。在熱淚不止之下,我把這份禮物回送給愛我的上帝,對祂說「我竟能親身見證一個生命的成長和門訓過程,何其有幸,何等蒙福。這本是你的,我把他當作禮物(果子)獻給你。」

而今,我深刻體會到這句經文的真實~~你這不懷孕、不生養的要歌唱;你這未曾經過產難的要發聲歌唱,揚聲歡呼;因為沒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兒女更多。這是耶和華說的。」(賽五十四1)

2012年6月14日 星期四

我怎麼輕忽了‧‧‧耶穌基督的名


      近日教會的讀經進度為使徒行傳。如大家所知的,使徒行傳又被稱為「聖靈行傳」,因為該卷書的記載充滿了聖靈的運行和聖靈的工作,聖靈引導初代教會的福音行動與使徒的腳蹤。我個人也非常喜歡這卷書,因為這裡面充滿了基督徒對神的熱愛與冒險的事蹟。

這一次再讀使徒行傳時,我卻注意到了「耶穌基督的名」不斷地出現在字裡行間‧‧‧
耶穌基督的名使一些無學問的小民,成了行神蹟、放膽傳耶穌福音的使者;
耶穌基督的名使美門口的瘸子得了醫治;
耶穌基督的名使三千人、五千人信主;
耶穌基督的名使一群平凡人翻轉了羅馬帝國‧‧‧


「因為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

    我自省:信主這麼些年,禱告時(或教人禱告時)總是會說「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這句話變得那麼自然,變得習慣,久了卻發現我的內心其實輕忽了「耶穌基督之名」的真正意義。有誰的名字會讓我們「如雷貫耳」;有誰的名會使人大有膽量,去對抗那些你無力抵擋的權勢,甚至把命都賠上;有誰的名字一宣告,病就好了;有誰的名字能撼動天地‧‧‧

所以,我(基督徒)要承認,我還不夠認識「奉耶穌基督的名」其背後帶有多大的權柄和能力、至高和尊榮。「奉耶穌基督的名」竟變成了我們的禱告結語,對於我們的信仰和生活沒有帶來多大的改變。耶穌付上那麼大的代價證明了祂的名至高無可比擬,我們待祂卻像可有可無的鄰居而已。
     這是個強調自我、個人主義的世代,我們對於權威、權柄的感受力愈來愈低,甚至有些厭惡,因為我們容易受到權威人物的傷害,而且他們也容易在某個時刻忽然變成眾矢之的,因為他們出了嚴重的差錯。所以我們不再信任權柄;我們也很少再因某某人的名字而敬畏幾分,聽從他說的話;很多時候,我們只相信自己,彷彿自己的名才算數。現代社會,已經少有某人的名字會帶給我們深遠的影響力或重大的意義。我們就連想像君主時代那種「王的名」代表至高無上之權柄,都很難想像,那是我們非常不熟悉的領域。
     我(基督徒)真需要神的憐憫啊!信主愈久,愈發現自己對祂的認識是何等不足與有限啊!除了悔改,但願下一回我禱告「奉耶穌基督的名」時,我比上一回說的時候更敬畏祂幾分!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強盜的信心


    四福音中,耶穌曾經讚許過一些有信心的人,他們的故事的確讓人印象深刻、令人十分驚奇。百夫長深諳權柄的運作;血漏婦人摸著耶穌的衣裳繸子;迦南婦人為了被鬼附的女兒來求耶穌的信心;癱子的四個朋友…等。這些故事都十分激勵我,讓我明白信仰中很關鍵的部分,那就是信心。
    然而,有一個人的信心不曾被我注意到,卻是十分激勵人心的。這個人雖然沒有得到耶穌直接的誇獎,但他卻得到耶穌的應許。這個人就是與耶穌同釘十字架的其中一個強盜。
    各各他山上立起了十字架,耶穌與兩個罪犯一起被掛在木頭上。當祂被眾人嘲弄、譏笑:「你若是猶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是啊,在這一刻,全世界的人都認為耶穌被神棄絕了。祂所行的那些神蹟似乎還歷歷在目,與此刻鞭傷累累、血肉模糊的祂,實在是強烈的對比。兩個與耶穌同釘的犯人之一還譏笑祂,說:「你不是基督嗎?可以救自己和我們吧!
    縱然如此,另一個強盜完全不同於在場的所有人,他的話道出了他的信心。他不但責備這個譏笑耶穌的犯人,說:「你既是一樣受刑的,還不怕神嗎?我們是應該的,因我們所受的與我們所做的相稱,但這個人沒有做過一件不好的事。」
    然後,他又轉過去對耶穌表明了他的信心:「耶穌啊,你得國降臨的時候,求你記念我!
    當我讀到這段話時,我自忖:這個強盜有何等大的信心啊!當他望著與他同受刑罰、同釘十字架、滿身是傷痕與鮮血的耶穌,他不是看見耶穌要與他一同進入死亡,而是憑著信心的眼睛看見耶穌要得國降臨的時候。這個強盜不看眼前的光景──耶穌不能救自己,祂將要死去,卻是望見了耶穌的復活與榮耀掌權的國度來到。難怪他會得著耶穌的應許──「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因為他已經宣告出「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在那一刻,他已經得著了永恆的確據了。
~~在你我的環境中,你我看見的是什麼呢?~~

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時空不能隔絕…


    搭公車再轉搭捷運,花了四十多分鐘到達與某姐妹相約的地點,準備開始今晚的禱告服事。正逢下班時間,幾乎擠不進捷運車廂。好不容易進了車廂,我僅僅得以緊靠門邊,周圍與我摩肩擦踵的人們讓我不太舒服,心想:今晚服事結束後回到家應該是十點半之後的事了。忽然,忙碌了一天的疲累感湧上來,心裡暗自祈禱著:希望今晚的服事有果效、有突破…想到我付了不少的代價─時間、精力、耐著性忍受人群擁擠、晚歸導致晚睡的結果…主啊,讓今晚有一點突破吧,每兩週這樣的服事,對我的體力來說實在有點傷…
    正在這樣想著、禱告著,忽然轉念,想起了耶穌。亞當夏娃犯罪之後,父神就開始為人類的救贖預備著、籌畫著,數千年之後、在時候滿足的時候,才尋到合用的器皿~約瑟與馬利亞,讓神的救贖計畫一步一步完成~~神的獨生子耶穌道成肉身,降世來到人間,又經過三十三年半,祂為世人的罪釘死在十字架上,死的時候,跟隨祂的門徒和群眾多半都還不太明白這救贖之功的恩典。
    我想起了一首詩歌:「時空不能隔絕祂的愛,世界不能阻擋祂的愛。」是的,耶穌付上了極重的代價,時間、空間、力量、生命…祂的命為我傾倒。在我還不明白的時候,祂的命就為我傾倒;在我不一定會回應救恩的時候,祂的命就為我傾倒;在我還未出母腹的時候;祂的生命早已為我傾倒。耶穌,從不為著眼前的果效而行事,祂總是看著未來將要成就的榮耀…祂是愛我,為我捨己。
    再一次,我悔改在主面前,為著自己講求果效而且計較我擺上了多少而悔改。
~~祂是愛我,為我捨己~~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香膏所促成的美事

馬可福音十四章3-9節:
    有一個女人拿著一玉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來,打破玉瓶,把膏澆在耶穌的頭上。有幾個人心中很不喜悅,說:「何用這樣枉費香膏呢?這香膏可以賣三十多兩銀子賙濟窮人。」他們就向那女人生氣。耶穌說:「由她吧!為甚麼難為她呢?她在我身上做的是一件美事。因為常有窮人和你們同在,要向他們行善隨時都可以;只是你們不常有我。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我實在告訴你們,普天之下,無論在甚麼地方傳這福音,也要述說這女人所做的,以為記念。


    聖經中的這個女人,把一瓶至貴的真哪噠香膏打破,膏在耶穌的頭上。這瓶香膏,可能是她的所有物裡面最貴重的一樣東西了。耶穌說:「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當我讀到這段經文,「盡她所能的」這幾個字忽然抓住我的視線。這個女人,根據約翰福音記載,她就是馬大的妹妹馬利亞~~那個愛耶穌,樂意聽耶穌說話而放下一切的女子。她盡自己一切所能的,就是想要表達對耶穌的愛。

    耶穌又說:「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聖經並沒有說明,馬利亞打破玉瓶膏耶穌的時候是否知道自己的舉動是為了耶穌的安葬。但從前後文看來,馬利亞似乎並不知道自己的舉動與耶穌的死和安葬有什麼關聯。我想,她也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一件極美極棒的事,也沒想過她會贏得耶穌的讚許。

    事情有時是這樣發生的。我們心中受感,非常渴望去做一件事,單純地只想為著我們所愛的神(或者為著我們所愛的人)去做一件事。當我們行動的時候,或許會遭到周圍的人反對,或許我們壓根兒也沒有想要得神的讚許和人的認同。只是很渴望去完成它,想要極盡我們所能地去付出。直到後來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的渴望竟是神放進我們心中的,不是我們自己可以製造出來的。單單這樣的過程,便使神的心滿足,使神得著榮耀,因為馬利亞順服了心中的感動,不顧旁人的言論和憤怒,為耶穌的安葬做成了一件美事。

馬利亞打破玉瓶膏抹耶穌的事,就是這麼一件又特殊又美好的事。那時,誰能想到耶穌的死呢?(即使耶穌已經預告過了。)這件看來似乎與耶穌基督的福音沒有直接關聯的事,耶穌卻吩咐說,不論在哪裡傳福音,也要述說這件美事。我想,這是因為馬利亞的心總是一直在耶穌的身上。

2011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沒有葬禮的人

     在教會全時間服事久了,就算服事的族群不是長輩,也常有機會參與追思禮拜的服事。今天這一場是一位美麗的中年女士,癌症過世。會場佈置優雅,除了慣有的百合花之外,多添了一些粉色的桔梗、繡球花,有一股清幽的氣息。投射機播放著這位姐妹生前的相片,美麗的身影和淡淡的笑容,她似乎離我們不遠。
    當我環顧這一切事情時,思索著有一天我也會走這一遭,人們會怎樣追念我呢?忽然一個念頭閃進來─耶穌是沒有葬禮的。耶穌─全能的神,道成了肉身、降世為人,為了救人而受死。祂一生的使命就是要獻上自己的性命。祂死的時候沒有喪禮;沒有送葬的行列;沒有一人膽敢大聲為祂的死哭喊;耶穌有的只是四散的門徒和默默哀痛的幾位婦女……
    耶穌被抓的那一夜,「門徒都離開祂逃走了」(馬太福音廿六56);正當祂整夜被嚴刑拷打、審問的時候,信誓旦旦說不會背叛祂的門徒─彼得,三次不認祂(馬太福音廿六69-75);釘十字架的時候,羅馬兵丁嘲弄祂、羞辱祂─「祂救了別人,不能救自己」(馬太福音廿七42);耶穌死的時候,眾人只是垂著胸回家去了,剩下幾個婦女遠遠地站著觀看、哀哭著。最後終於有一個人,是亞利馬太來的約瑟,安葬了耶穌,而安葬祂的墳墓還是別人的(馬太福音廿七51-61)……
    台灣人傳統的葬禮,會在意兒孫媳婦是否哭喊不捨;在意送葬的行伍有多長;在意禮儀的排場,在意很多的事、很多細節、很多的忌諱…然而再窮困的人都會有葬禮,即便是家庭人口簡單的現代社會,葬禮每天仍在殯儀館進行。耶穌來到這世界上,一生的任務就是要「去死」,全然沒有為祂自己籌劃什麼、保留什麼,祂的一生只想完成天父的使命─救贖之功。祂只想為你、為我全然獻上祂自己。

路加福音廿三44-56
那時約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頭變黑了;殿裏的幔子從當中裂為兩半。耶穌大聲喊著說:「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說了這話,氣就斷了。百夫長看見所成的事,就歸榮耀與神,說:「這真是個義人!」聚集觀看的眾人見了這所成的事都捶著胸回去了。還有一切與耶穌熟識的人,和從加利利跟著他來的婦女們,都遠遠地站著看這些事。有一個人名叫約瑟,是個議士,為人善良公義;眾人所謀所為,他並沒有附從。他本是猶太、亞利馬太城裏素常盼望神國的人。這人去見彼拉多,求耶穌的身體,就取下來,用細麻布裹好,安放在石頭鑿成的墳墓裏;那裏頭從來沒有葬過人。那日是預備日,安息日也快到了。那些從加利利和耶穌同來的婦女跟在後面,看見了墳墓和他的身體怎樣安放。她們就回去,預備了香料香膏。她們在安息日,便遵著誡命安息了。